找到相关内容1446篇,用时10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戒律的精神与特色

    违背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法。如果说提婆达多所讲的法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法,也不违圣谛,也不违十二缘起,也不违三法印,那么也就不存在提婆达多反对释迦牟尼佛的问题。从戒律上讲,释迦牟尼佛和提婆达多也没有什么...佛教的哲学思想还可以,要是叫他受戒,一想到佛教的清规戒律,他就非常害怕,经常会说:这个不行,等我退休以后再说吧。在已受戒的一些人中间,特别是在海外,比如说英国和香港,非常流行一种做法:五戒不全受,仅受...

    净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72262367.html
  • 长老偈·长老尼偈故事(3)

    一向深奥难懂的圣谛法经过难达克上座深入浅出的讲解,比丘尼们一下子便明白理解了。  看到比丘尼们高涨的听法兴致,难达克长老又将三十七道品的法义如法如理地宣示给比丘尼们听。这些甚深法义经过难达克长老雄辩...

    释果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74762392.html
  • 大圆满的教程----《心灵的慧灯》第二章 中国佛教宗派略论(一)

    ,非始有”的。没有了“所得心”和“所得的意识”了,就是菩萨。佛陀虽宣说五蕴,圣谛,八正道,十二因缘,那是为了因病施药,对治众生“有所得”之病的方便教说。因此,“无得正观”是吉藏佛学思想的总纲。2.3...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。禅宗的特点,可以用句话全面概括,这句话就是“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,教外别传,见性成佛。”意即不施设文字,不安立名言,在佛陀言教之外,直传佛祖心印。到了后来,由于末法时代众生根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0562461.html
  • 佛教对“生命教育”的看法

    谜;佛教的“三法印”、“圣谛”、“八正道”、“缘起”、“中道”、“空性”等真理,都能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的本质、了解生命的意义、创造生命的价值,活出生命的希望。  由于佛教的教义最能贴近“生命教育”的...指导大家重新认识生命,进一步尊重生命、爱护生命,继而创造生命的价值、圆满生命的意义。以下是当天问题座谈的纪实。  时 间:二○○三年八月二十三日晚间七点至九点三十分  地 点:佛光山如来殿楼大会堂 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5162511.html
  • 以七觉支,成觉悟者 (2)

    了解,使他内心充满了满足与喜悦。   两腿骨折的痛楚渐渐缓和,强烈的喜成为他心中最显著的所缘。他将念转向它,并默念喜、乐、悦。随着以这种方式默念,他的观成熟了并速度加快。突然间他有所突破──体验了圣谛...  ﹝七、忆念自己种姓的伟大﹞   第七项可以生起精进的思惟,是思惟种姓的伟大。我们根据《念处经》──佛陀对念处的开示──来禅修,因此,可以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佛陀的圣者种姓,骄傲地自称为佛陀的儿女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5362650.html
  • 观世音菩萨对妇女“无子之苦”的救度

    禅观修持,认识、实践“圣谛”、断除烦恼,如此才能于三毒烦恼苦出离,才能有世、出世间圣贤、三宝的产生。  、无子之苦为妇女的“恶机”  智者大师在《观音义疏》中曾以“机[28]、应”来说明凡圣的感应关系...即借用“男女二字”及“生子义”来说明“藏通别圆”教行人修行法门缺失与殊胜处。如此的诠释显然与《普门品》原文所欲探讨的“无子之苦”距离甚远,且非笔者所欲谈论的重点。因此,笔者首先说明《观音义疏》中“无...

    释大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64162694.html
  • 中国当代佛教的社会建设功能

    的信仰。在某些伟大的宗教里,请神、赎罪、祭祀以及严格意义上的祈祷并没有占据重要的地位。但是,佛教是一种宗教;它虽然不敬神,却承认神圣事物的存在,承认圣谛以及据此而来的各种仪轨的存在。所以,以俗世之...,提供了一个契理契机的殊胜因缘。   、难以表达的制度认同功能   在中国佛教的发展历史中,国家的公共权力更愿意把佛教仅仅视为一套思想法则,视为一种鼓舞行善的行为准则。这就导致了人们对佛教的一种...

    李向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73562931.html
  • 《显扬圣教论》的三性思想的探讨

    差别观等;ㄇ.善巧境-蕴、界、处、缘起,处非处善巧;ㄈ.净惑境-世间道的粗性、静性及出世间道的圣谛。  再者“转依”之“果”有二:一个是声闻转依(亦有二种:a.“趣寂灭”(永  断后有);b.“趣菩提...与“产生频率”(至少玄奘译本如此)来看“遍计所执性”的“意涵”,亦即凡由“假施设的名言力量”而数数地“周遍计度诸法而建立”者,即是“遍计所执性”。(注)  第二处是《瑜伽论》卷七三“摄抉择分”有言:...

    曹志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31963004.html
  • 说末法,即非末法

    见解为真谛。在佛教看来,世俗的道理是不究竟的,只有出世的真谛、第一义谛,才是究竟的。《中阿含经》卷七说:真谛实在不虚,不离于本来,也不是颠倒的,真谛是最详审实在的。真谛与圣谛意义相同。佛教的根本教义,就是着力解说“圣谛”,就是苦谛、集谛、灭谛、道谛。在《阿毗达磨俱舍论》卷22说,谛有二种:一世俗谛,二胜义谛。比如,依世俗道理说,眼前一个玻璃瓶,能装水,是实在的,非虚,名世俗谛。而按照胜义谛说,...

    王小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92963127.html
  • 禅宗现代转型之路剖析——以安祥禅、现代禅、生活禅为中心

    ”他创设现代禅的理念,是基于佛教中共许的法要,如三法印、圣谛、六度波罗蜜、八正道、十二缘起等;同时,顺应时代精神,尊重世间智者共识,而以恪尽职守、照顾身旁周遭的人为先,并做一个有品有格、理性宽容的...松先生于1989年4月与僧俗众弟子共同创立。  李元松,1957年生于台湾台北县石碇乡,早年即对宗教及哲学深具浓厚兴趣。13岁,他随父母信仰一贯道,其后九年,沐浴在一贯道的三教经典当中,并担任“讲师...

    圣 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95963156.html